【桂在协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0-07-07 08:51:00  来源:广西卫视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我们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6年9月印发了《广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了“到2020年广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7.16%”的目标。

 

  本期《桂在协商》,我们演播室邀请到了自治区科协副主席、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何求;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教育厅教育信息化管理处处长魏莹莹;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共柳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韦华;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创始人兼理事长罗星凯,一起来聊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这个话题。

 

访谈嘉宾

 

 

  主要包括大力加强科技教育与培训、社区科普益民、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普产业助力、还有科普人才建设等等这些基础性工作。比如,我们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等优质科普资源的开发开放,提升我们科普服务水平;还有加强我们广西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建设,建设科技场馆,改善科普支撑条件;还有加强我们科普专家团队的建设,加强科普动员机制,进一步去扩大我们科普的影响面,还有我们的一些覆盖面;还有加强我们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建设,不断地开拓我们新的科普宣传渠道;还有加强我们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一些评估、督查,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在各级党委政府等等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全区的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还是得到了比较稳步的发展。

 

 

  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科普活动。最近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公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就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要加强宣传推介力度,让更多的公众参与。针对青少年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参加竞赛答题活动,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科普进校园等活动,激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一是适应公众的需求精准科普。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把握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和接受方式,组织科普活动、推广科普产品,使科普更具针对性,给人民群众更多的获得感。二是要聚焦公众关注的热点来提供科普服务。如贴近民生的需求,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环保节能、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疫情防控、应急避险等科普活动,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防治、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应急科普服务。三是要加大科普与媒体融合的力度,要努力把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引领渗透到微信、微博、动漫、视频、网游、网络社区中,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实现科普效果的最大化。像我们在疫情期间,开设云课堂、开展线上手绘的科普卡通漫画这一形式,就是针对百姓需求,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科普创新的有益尝试。

 

 

  (广西)教育厅2012年启动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创新实验项目,2016年又开始牵头举办全区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科技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行动,其人才培养效应已经凸显,影响辐射到全国多个地区。建议加大支持力度,让成果在更大范围、更多学校推广应用。营造扎根广西干科技教育事业的氛围,让我们培养的科技教育师资人才,在被越来越多发达地区的争抢中,能留在广西,服务八桂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事业。

 

  连线嘉宾: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科普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我区农民科学素质。一是立足农民教育培训促科普。近年来,在全区持续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9.8万多人次,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1600多人次,农业经理人600多人次。突出产业扶贫,组织100个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队持续开展培训与指导服务,2019年累计开展培训708期,培训人数达5.26万多人次。二是立足园区创建促科普。近年来我区先后创建了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了7600多个自治区、县、乡、村四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了60个县域特色农产品试验站。累计引进新品种10800多个,集成展示新技术7700多项。三是立足农业信息化促科普。全区累计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3.79万个,覆盖了80%以上的行政村,培训信息员2万多人次。持续开展技术培训和农产品信息宣传活动,仅2019年就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普服务45万人次。四是立足基层活动促科普。持续举办“看禾选种”“看菜选种”、中国(广西)—东盟蔬菜新品种博览会、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八桂科普大行动”、“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专项活动,为农业科普常下乡、常在乡,为广大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科技咨询和普及活动。

 

 

  关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方案》首先提出“建立完善广西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那这个体系它是由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学工作室等组成。同时,建议统筹推进各类科普场馆、基地建设,营造全社会科普资源的开放共享环境,进一步完善优化科普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推进科普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直以来,广西科技馆作为全区最大的社会公益性科技场馆,以实体科技馆为主阵地,开展科普展教活动,每年我们接待公众超过100万人次;数字科技馆的线上资源和活动也日益受到了公众的热捧,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更是发挥了重要的防控科普的作用;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深入全区各地,每年覆盖人群超过百万人次,尤其是流动科技馆,今年将完成全区所有县市的第二轮巡展的全覆盖工作。我们在全区各地支持、指导建成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农村中学科技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活动场所超过600所。我们组织开展的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学节等活动,每年有超过百万青少年参与其中。

 

  结语: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是个慢功夫,需要一个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需要线上线下齐联动,“科学”与“普及”合力,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发力,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有愿望自觉成为一个有科学素质的人。

 

 

 

 

Copyrighto © 2019 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凯旋路2号 邮编: 530201联系电话 : 0771- 4952920 电子邮箱 : gxzxweb@126.com

桂ICP备1300400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