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在协商】:融合发展力量 助力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19-10-15 08:43:00  来源:广西政协网

 

  今天的《桂在协商》的主题是“着力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自治区政协高度关注农村产业发展状况,为推动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协还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广西各地乡村,掌握一手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建议。

 

访谈嘉宾

 

 

  广西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强省,广西的农业特而不优。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亟需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道路。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产业融合,引导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倾斜,延长我们农业的产业链,提升我们农业的附加值。第二个,从农业的品牌创建来说,我们要把生态、绿色整个的理念,贯穿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让我们广西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打生态、绿色,甚至富硒的这么一个品牌,加快我们广西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建设。

 

 

  贺州现在正在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行示范区,长期以来,贺州就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篮子”和“肉篮子”。我们的蔬菜现在到了香港,老百姓非常欢迎,特别是我们到了冬季的时候,这个豆胚,能够卖到280块钱一斤。我们建设这个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现在我们已经建了3个基地,1.44万亩。整年贺州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20万亩,产量达到220多万吨,每年我们有超过100万吨的蔬菜,100万吨的生猪,2000万羽的家禽,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这就是产业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能量”。近年来,河池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河池宜州创建的刘三姐桑蚕生态高效产业核心示范区,就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示范区引进了桑蚕产业龙头企业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带动下,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每年可以养蚕16000多张,收益达到2500多万元,茧丝加工产值达3600多万元,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养蚕专业户+普通养蚕户”的发展模式。2018年,河池市宜州白厂丝产量就达到4710吨,丝绸企业产值近24个亿,带动了宜州农村近10万农户,45万人种桑养蚕,让老百姓们靠着种桑养蚕富了起来。

 

 

  我们桂林的罗汉果,占了全球的罗汉果商业性生产的75%左右,但是罗汉果在过去的这些年代,发展并不快。在2010年之前,我们广西的罗汉果的种植面积基本上不超过3万亩,那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市场的保障,所以老百姓感觉到这个风险很大。那另外以前品种的退化也很严重,技术也落后。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在2008年以来,我们公司一直都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一种联合体的方式,再加上我们采用保价订单回收,来促进这个罗汉果产业的发展,正常情况下他们(种植户)可以达到每年一亩地收入是7千元左右。由于这个效益提高了,老百姓的这个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几年的罗汉果,基本上都在10万亩以上,那这样呢,我们企业的原材料需求也得到了持续的保证,那农民的这个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Copyrighto © 2019 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凯旋路2号 邮编: 530201联系电话 : 0771- 4952920 电子邮箱 : gxzxweb@126.com

桂ICP备1300400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