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芦溪镇“两新”组织助力全面脱贫

发布时间:2017-07-24 16:42:17   阅读次数:次   来源:中国扶贫网

  今年以来,芦溪镇“两新”组织紧扣“凝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主题,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紧紧围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不断完善和规范党建阵地工作制度,发挥好“两新”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领作用,随处可见“两新”组织的身影。

 

  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2017年全部脱贫、2018年稳定致富、2020年同步小康”的脱贫攻坚目标不动摇,“两新”组织通过产业兴村、就业帮村、技术扶村、济困助村等载体,进一步推动社会全面脱贫工作的开展。2016年底,通过省贫困退出第三方评估核查,顺利脱贫207户638人,实现了脱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3146元,确保了他们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一是产业兴村工程。该镇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参与到“百企扶百村”工作来,进一步巩固提升了“三送三保三有”的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如合丰蛋鸡养殖、同顺种养等专业合作社利用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加大了产业帮扶力度,全年共结对帮扶贫困户126户,累计免费发放鸡苗10300羽、鸭苗4200羽,实现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在5000元以上;水山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产业,养牛200余头、羊800余只,对养殖的贫困户进行补贴,降低养殖成本,平均每户年增收在6000元以上。

 

  二是基地联动工程。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通过推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如蔗棚村蔬菜种植无公害蔬菜,申报产业扶贫项目,整合资金解决了参与的23户贫困户在资金投入上的问题;瑞泉村80亩特色水稻试种项目获得成功,参与种植的贫困户4户增收在2000元以上,明年将在全村进行推广种植;瑞泉石斛种植项目,计划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规模500亩,将带动周边40户以上的贫困户脱贫增收;江莲实业“武功一叶”项目利用产业扶贫资金让高楼村20户贫困户成为公司的“股东”,年底每户可分红在3000元以上;东阳村利用省4A级乡村旅游点的契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成立了以欢乐果园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基地,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解决了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形成了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

 

  三是工业带动工程。依托镇工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优势,以工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脱贫。根据对贫困户的劳动技能摸底调查情况,推荐他们在当地企业就业。目前,该镇组织各类劳务技能培训360人次,帮助80余人找到了长期就业岗位,其中贫困劳动力就有30余人。泉新玻璃绝缘子、中材风电叶片二期、宝时利新材料、鑫盛纺织、捷唯电瓷、新华源实业等10多个项目正式投产后将解决至少300人以上的就业问题,给贫困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条件。如“两新”组织在电瓷行业就解决6000多人就业,吸收安置了全县1200多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月创工薪收入2700多元。同时鼓励各村“两新”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小微企业,实现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如瑞泉村的凌云雨衣加工厂,切实解决本村劳动力转移近100人,安排贫困劳动力15人进厂上班,人均月工资在2400元以上,有效地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四是兜底推动工程。加大对农村低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低保对象甄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管理,着力提高脱贫攻坚与农村低保、五保、大病救助、社会救助等政策的有机衔接,强化保障政策“兜底”责任。对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采取临时应急救助,对贫困户因病和意外事故产生的住院费用,除按现行医疗保障政策标准报销外,后续发生费用,根据个人自付可报部分,将在医保报销基础上再进行医疗救助。对丧失劳动能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举措脱贫的孤寡老人、孤儿、丧失劳动能力的智障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分别采取低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等方式,实行政府精准兜底保障。截至目前,共对186名贫困群众实施医疗大病救助,对1460户农村低保户、288名五保老人、76名孤儿进行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李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