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

韦凯钟:河池市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情况介绍

2016-09-20 09:59:00  
【字体:

自治区政协常委、河池市政协副主席  韦凯钟

 

       河池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变大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状况,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搬得出、留得住、有发展、能致富”的目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多年来不断探索实践,“有土安置”取得明显成效,加快了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有土安置是我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采用的一种安置模式,即把搬迁对象搬到通路、通电和能够解决饮水问题的村边、公路边、山下等地进行集中安置或者分散安置,离原居住地近的可以回到原居住地进行生产耕作,离原居住地远的农户可以自行调整土地进行耕作。主要采用“山上搬山下”、“山上搬路边”的选址类型安置,做到“人下山、树上山、羊入圈、草绿地、药盖石、水蓄柜、土保持、民致富”,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市就有计划地组织都安、大化、东兰、凤山等县(自治县)一些居住在大石山区、生活生产条件恶劣、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贫困户进行异地安置,帮助他们建设新家园。1989年,我市创办了广西第一个移民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平原畜牧场,拉开了以“有土安置”为主的易地安置扶贫开发探索的序幕。到2000年,我市在环江、北海等市内外共建成74个移民安置场,易地安置贫困人口达11万人。其中,在环江8个乡镇先后建立21个移民安置场,安置了都安、大化、东兰等县(自治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6.7万人。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新村是河池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的一个示范点。搬迁前的可爱村位于环江县大安乡西北部,5个村民小组140户人家,分成25个屯零零星星散布在大石山里。最大的长洞屯仅15户人家,而机洞村民小组,10户人家竟然分成6个自然屯,走上一圈需2个小时。2012年,为更大范围整体推进扶贫,我市总结经验,创新推出环江大安乡“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新模式,通过资源大整合、连片大开发、群众大发动、基础设施大升级,将大安乡可爱村35个自然屯90户贫困农户333名贫困群众搬到离乡政府只有3公里的可爱新村进行“有土安置”(另外50户搬迁到县城周边进行“无土安置”),对安置点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通过实施“有土安置”,搬迁群众每户可分到5分水田和1亩旱地发展农业生产。如今,可爱新村90户“有土安置”搬迁户人均纯收入比移民之前翻了几倍,群众住上了规划整齐的崭新楼房,家家户户门前贯穿着平坦的水泥路,村子里的文体活动场所基本设备齐全。
 

       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乡九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是石漠化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典型例子。作为全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河池扶贫面临生态环境保护难与扶贫开发难的“两难”问题。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乡通过实施“有土安置”试点项目,收获了脱贫的“票子”,又盖上了生态的“被子”。大兴乡九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面积45亩,安置周边贫困群众62户326人。如今安置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善,共建有新式民房31栋,公路硬化1.5公里,铺设人饮管网1公里,完成石漠化土地整理50亩、退耕还林50亩。同时,配套发展产业项目,引导农户从事经商、加工、种草养羊以及种植瑶药、核桃等产业。2015年安置点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虽然通过实施“有土安置”,搬迁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过去有了较大改善,但该模式也存在一些制约问题和困难:一是资金投入量大,国家补助标准低,群众自筹负担较重。二是土地制约相当严重,基本上都是适用于小规模集中安置。三是产业开发滞后,群众增收渠道仍然狭窄,相当部份搬迁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原有的土地、安置配套的少量土地、部分租用的土地耕作以及长期外出务工。因此建议上级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面给予资金倾斜,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巩固多年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工作取得的成果,使安置点经济持续发展,移民继续稳定下来,生活日益富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