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

邓路遥: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

2013-09-20 14:46:00  
【字体:

邓路遥委员的发言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

 

       社会管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仅靠政府单打独斗,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对。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变由原来的政府单一管理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广西是农业大区,近年来在加快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效。然公力有限,民力无穷,在如何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上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为此我们建议: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各级党委要做好制度安排,统筹兼顾、总揽协调,号召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市县党委要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要把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和指标纳入乡镇党委班子的重要政绩考核指标,确保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发挥。
 

       二、突出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绝不干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办事人员群众满意度,研究制定科学的社会管理考核指标,把为民办事群众满意度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转变管理观念。引导政府干部在思维方式上由侧重管制、管控向强化服务上转变,在工作方式上由行政指令向引导、协商转变,在管理环节上由事后处置向以防为主,标本兼治转变。三是强化法制保障。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力度,使农民群众知法、守法和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做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结合,注重从源头化解矛盾。
 

       三、加强基层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有责任心的人充实到基层组织中来,特别防止族头村霸把持基层组织,注重发现和培养年轻的党员干部。按比例逐年提高村干部经济补贴标准,防止贫困地区村干部外出务工造成基层组织空壳化,逐步改善村干部的办公条件。二是加强基层组织民主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村民组织法,切实推进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提高透明度。三是加强基层维稳组织建设。把一些责任心强、热心帮助他人的党员干部选为六大员,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把一些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以及有威望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健全村民小组、村委会以及乡镇三级调解组织。四是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目前我区农村村委会办公经费及基层干部的平均报酬还普遍较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支持,光靠理想信念很难实现长治久安。
 

       四、积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社会动员宣传。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在娱乐中提高认识,自觉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二是密切联系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疏导调解因土地、宅基、水源、排水、电力、道路、婚姻、家庭、生产经营等矛盾引起的纷争,避免矛盾激化酿成可防性案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多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多举办诸如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节、图片服饰展、民歌赛、民族体育运动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引导农民走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吸纳新生力量,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生力军作用
 

       我区很多农村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设置了“六大员”“八大员”,但基本上都是“一个人一肩挑”。据此,应加大大学生村官选拔和派遣力度。多选派年轻大学生参与农村社会管理,改变农村年轻干部不足、活力不足的局面。并从政策上设计好农村与城市、村官与公务员或其它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流通对接机制。2011年全区面向全国公开选聘1353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六、善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各种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充分发挥各单位扶贫工作队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挂点第一书记、美丽广西工作队员、支教教师在指导农村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性、公益性的农村民间组织,如农村老年协会、科技协会、养殖种养协会等;积极发挥社会志愿者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社会慈善组织、行业协会、非公企业等,在支持乡村扶贫开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三是广泛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社会服务团体、西部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等为改善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脱贫致富、普法维权、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等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