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

百色市政协“破解大石山区招商引资难题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调研报告

2022-01-07 08:49:00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字体:

百色市政协“破解大石山区招商引资难题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调研报告
 
■韦晓东
 
  为深入了解我市大石山区扶贫产业发展现状及招商引资情况,更好建言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根据《百色市政协2021年协商工作计划》,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于3月至6月分别到市内田阳区、平果市、乐业县,区内的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县、崇左市龙州县、天等县及区外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铜仁市开展“破解大石山区招商引资难题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扶贫产业发展现状
 
  脱贫攻坚战期间,我市按照“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形成以水果、甘蔗、茶叶、油茶、桑蚕、林下经济、特色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帮扶体系。截止2020年底全市12个县(市、区)县级“5+2”个主导产业覆盖贫困户20.06万户,覆盖率达97.27%。全市899个贫困村“3+1”主导产业覆盖贫困户率达95%以上。全市累计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2460个,带动贫困户23.2万户。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557个,种植规模170.78万亩,养殖规模16.63亿(头、只、羽),参与龙头企业277家,参与合作社1516家。扶贫产业挑起了我市脱贫攻坚的“大梁”。而扶贫产业的发展仍继续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措施。
 
  二、我市扶贫产业领域招商引资情况及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着力推动产业招商扩量提质增效,连续多年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2020年,全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产业大招商工作,稳住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基本盘。2020年,全市招商引资区外境内到位资金480亿元,超额完成460亿元目标任务,同比增长7.62%,其中:实施扶贫产业领域招商引资项目256个,实现到位资金227.93亿元,占全市招商引资区外境内到位资金总量的47.49%。项目涵盖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制造业、新能源、医疗康养、文旅、教育等领域。主要有以下措施及成效:
 
  (一)坚持领导带头招商,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亲自对接联系重大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投资洽谈,亲自召开重大项目协调会。市级成立“四大四新”产业及深百产业园等九大产业招商组,市四家班子领导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各县(市、区)配合,有的放矢,精准推进产业大招商。同时,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积极带队外出招商,引进了华润五丰、富凤集团、广西扬翔、东方希望集团等一批从事扶贫产业的大企业、大项目、好项目。全市上下形成了务实高效、密切协同、齐抓共管的招商引资新常态。
 
  (二)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谋划。以三年为一个阶段,先后制定了《百色市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百色市产业大招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两个“三年行动计划”下面,又先后开展了招商引资优化年、项目建设落实年、招商引资攻坚年、招商引资“十大行动”、产业大招商攻坚突破年等年度重大活动。2020年,全市通过开展“三企入百”活动,签约项目192个,总投资1152.81亿元。其中,扶贫产业类项目146个,总投资658.91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项目有16个,如业成集团在右江区投资建设广西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40亿元;正邦集团在平果市投资建设年出栏200万头生猪产业链合作项目,总投资28亿元;深圳昊业投资集团在田东县投资建设横山古寨旅游康养开发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中广核集团在乐业县投资建设扶贫风电开发项目,总投资15亿元。
 
  (三)大力推进深圳—百色农产品供应链建设项目。2020年,全市培育和引进128家龙头企业参与深百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实施各类子项目141个,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6.53亿元,供深农产品交易额达9.49亿元,与总体任务目标(龙头企业100家、销售额5亿元)相比较已超越了预期。
 
  (四)用好用活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金字招牌”。一是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百色试验区招商推介活动,全市共签约49个项目,总投资496亿元,我市签约项目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均排名全区第三位;二是在深圳举办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深圳)推介会暨“湾企入百”项目招商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9个,总投资396.53亿元;三是部分县(市、区)也借助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金字招牌”,在深圳、南宁等地举办专场招商推介活动,成功引进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五)精心策划包装扶贫产业招商项目。通过编制“产业树”、产业招商全景图,开展重点项目策划包装,不断提升项目招商可行性。共策划包装了广西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项目、百色市生命健康城开发项目、百色油茶、百色芒果深加工、田阳区特色食品加工、平果市桑蚕产业化综合项目、凌云县汾州水乡整体开发项目等10多个比较成熟的招商项目。其中,已成功引进业成集团建设广西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40亿元。
 
  (六)打造招商引资政策“洼地”。近年来,市本级和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先后出台了大量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市构建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全面覆盖的政策体系。2020年,以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批设立为契机,我市制定出台《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招商引资若干措施》,从土地支持、税费支持、财政支持、“一企一策”、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为到百色投资兴业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很大程度上补齐了我市招商引资缺少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的短板。
 
  (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先后开展软环境建设年、干部作风整顿年、投资环境综合整治年、环境保护巩固提升年、争当全区营造“三大生态”排头兵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等活动,优化净化全市投资环境,全市投资环境满意度排名不断提升。积极做好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工作,举办“服务企业接待日”、招商项目大督查、“下企业送服务、送政策”、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搭建招商引资项目免费代办服务平台、政企沟通(协调推进)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建立商协会微信群,拓宽政企沟通渠道。2020年,百色市荣获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称号,2021年,百色市荣获“2020十大最佳投资创业城市”称号。
 
  (八)健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一是成立全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和指导全市投资促进工作;二是制定《百色市招商引资接待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全市招商引资接待管理;三是开展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招商引资专项绩效考评,用绩效指挥棒提升招商引资积极性;四是优化项目协调服务,利用“红黑榜”督促各县(市、区)抓好项目落地建设工作。
 
  三、贵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及区内市县招商引资和巩固产业持续发展的经验成效和启示
 
  此次调研组选择到贵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及区内等与我市自然资源禀赋相似的4市12县进行考察调研,他们在招商引资和巩固产业持续发展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顺应经济形势发展内在要求,重视和创新招商策略,是提高招商引资有效性前提。所到的市县都非常重视招商引资策略的创新和把握,在措施上基本一致,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招商引资措施;二是招商引资导向鲜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三是以产业集群聚集为目的,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区建设;四是招商理念由盲目招商逐步向科学招商招商转变;五是充分发挥城市品牌效应,招商方式逐渐多元化;分别有采取论坛、会议、会展招商,机构招商,配套招商,政策招商,产业链招商或产业集群招商,示范招商,网上招商,品牌招商,筑巢引凤招商,联谊招商,“走出去”招商等现行主流的模式。
 
  (二)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策略,可以走出不同的产业扶贫路。如:天等县结合自身优势,学习借鉴国务院扶贫办重点推广的产业扶贫工程,建成了政府投资建厂、企业租赁经营的金鸡产业项目,促进了扶贫产业的发展;龙州县整合国有土地资源,引入国有大型企业建设了国内单体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都安县作为位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广西4个极贫县之一,面对山多地少、严重缺水等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薄弱的产业基础,都安县畜牧养殖(贷牛还牛)产业发展却异常突出,并被列为全国产业扶贫典型范例。鹿心社书记在都安调研时表示,“贷牛还牛”符合大石山区实际,已经初步形成了前端有技术、中端有组织、后端有市场完整产业链,是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有机结合的产业扶贫典型。都安县党委政府落实相关招商引资政策,并积极参与产业的发展,在产业配套上,积极动员,完成大面积的“粮改饲”种植;在土地上,政府主动介入,加速原占地企业完成破产程序,腾挪土地建设养殖基地;通过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促进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由一个前身为煤炭业的企业发展为拥有广西首个万头种牛繁育养殖场,形成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和冷链仓储、交易一体化的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都安县通过全力打造一条“党委引领+政府主导+企业牵头+确定贫困户+技术培训+金融扶持+修建牛(羊)舍+政府投保+帮扶干部跟踪+政府保本、企业回收+冷链加工、包装物流+互联网营销+滚动发展”的闭环产业链不仅促进了脱贫攻坚,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从而把扶贫产业做成了一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文章。
 
  (三)优化营商环境和建设营商环境品牌是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的有效措施。铜仁市从压实责任、品牌建设、督查制度、营造良好环境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是压紧压实部门责任。坚持“谁牵头,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责任,谁负责”原则。强化部门牵头作用,压实指标责任到市级总牵头部门,抓好指导、培训和督促,推行“市级部门+区县”落实牵头任务的工作机制。二是抓好品牌建设。创新创建“贵人服务·一视铜仁”铜仁营商环境品牌,设立惠企专窗,推送惠企政策,公开获得优惠条件,并根据企业所属行业、规模等主动精准推送,逐步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做好项目代办服务,对纳入“贵州省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招商项目,代办、跟踪服务覆盖率达100%,申请代办事项办结率90%以上。三是抓好督查调度。把营商环境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增加权重至40%,并层层签订责任状。按照“月调度、季督查,半年考核”的方式,到市直部门或区县开展督查1次,调研2次,并通过对18个营商指标优化提升情况进行月调度、通报,进一步规范、督促营商环境牵头部门加强对工作的调度落实。
 
  四、我市大石山区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受要素条件制约,招商引资效果不佳。一是土地指标、林地指标、能耗指标缺乏。如部分在建的产业园区项目都在排队等待用地指标,项目进展缓慢;二是土地、林地调规难、调规慢。有些涉及调规的风电、光伏项目,签约几年了依然难以推进。三是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的住房、医疗、教育、商业服务设施缺乏,影响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四是技术工人、高端人才匮乏,部分产业转移企业技术工人需从发达地区培养或带过来;五是招商专业人才缺乏,招商干部没有完全适应新形势招商引资要求,特别是熟悉金融、互联网经济的干部非常少;六是劳动力缺乏,存在务工人员不愿在本地就业,企业就地招工难的情况,如百东新区深百产业园可容纳三千名左右务工人员,目前务工人员不到容量的三分之一。
 
  (二)农业产业属弱势产业,风险大,影响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根。农业项目建设周期长,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而且抗自然灾害、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对农业产业投资信心不足,项目进资较慢。
 
  (三)惠企政策兑现机制仍需完善。近年来市县两级均出台了多项惠企政策,也采取“一事一议”对企业承诺了很多优惠事项,但在兑现过程中缺少“一站式”服务机制,企业普遍反应政策不易找、申报多次跑、进度看不见、兑现周期长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因财力有限,相关优惠政策无法执行,对农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影响了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成效。
 
  (四)标准厂房欠缺,不利于形成轻工业集中区。目前在广东发展的有意愿返乡投资开展扶贫创业的百色老乡企业有许多家属于轻工业企业,但目前由于我市轻工业标准厂房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百色老乡回乡创业的积极性。
 
  五、我市大石山区招商引资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大石山区招商引资存在各种不利因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因地制宜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科学谋划招商。一是各县(市、区)要立足本地实际,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情况,认真挖掘和巩固现有的优势产业,从优化结构和延长产业链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强全市统筹科学谋划招商。强化对各县区产业发展规划的规范和指导,平衡好各地的资源配置和优势互补,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明确各地招商产业方向,做到互补发展、错位发展,避免产业同质化、招商引资无序竞争等现象,对我市的水果、甘蔗、茶叶、油茶、桑蚕、林下经济及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进行谋划上下游关联产业重点项目,明确责任领导和牵头部门,坚持“谁牵头,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责任,谁负责”,按照把产业做实做大做强做久的目标,集中资金财力重点支持,久久为功。
 
  (二)加快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体系。立足地方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建设完善水电路网络排污环保设施等配套建设,在原有扶贫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壮大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构建稳定供应链、形成科技支撑链,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冷链物流、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配套服务项目。
 
  (三)进一步整合资源破解要素瓶颈。一是开源节流破解供地难问题。对内加快各类土地整治,对一些围而不建、多占少建的项目,坚决依法收回土地;通过鼓励企业兼并、新项目入驻、政府收储等方式将低效用地盘活,做好“腾笼换鸟”文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包装好项目,争取自治区配套政策,尤其是土地占补平衡,要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二是强化共建共享。建议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涉及规划调整以及使用林地、各类自然保护地和涉林湿地等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资金扶持政策,使专项资金的支配适度向园区倾斜,同时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促进科技、工业等扶持政策资金流向园区;探索发挥金融杠杆和市场机制调节作用,鼓励园区和企业进行多渠道融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各项配套服务功能。四是加大招才引智和产业技术人员培育力度。用好用活《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等人才政策,引进各类专业化高层次人才。针对脱贫户劳动特点进行分类进动技能培训,并加大产业技术人员培育力度,推进完善院校与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进一步完善惠企政策兑现落实机制。一是整合发改、自然资源、税务、财政、投资(招商)促进、农业农村、林业、商务、市场监督管理、人社等系统的各项惠企政策,建立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平台,让企业咨询、申报扶持政策和查询办理进度只上“一张网”、只进“一扇门”,同时进一步精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材料。二是各级财政强化资金统筹,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重点破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已出台的惠企政策和合同承诺事项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满意度。三是严把政策兑现审核关,秉承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采取部门联审、实地核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评估等方式对企业申请事项进行审核。
 
  (五)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调整职能,完善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措施,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使“小招商”变为招商前、中、后全程参与、引导、服务的“大招商”,以“三大平台”为载体,继续推行市县领导联系重点招商项目制度,实行招商引资全过程管理,对在建、新开工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项目跟踪台帐,随时掌握项目进度,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施工顺畅;对一些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主动靠前服务,强化协调联动,促进落户企业发展壮大。真正做到“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切实把企业留住、让企业安心。
 
  (六)精准务实开展招商引资。从巩固扶贫产业的目标出发,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立足本地关键主导产业,按照“做精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各地特色优势产业的招商,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外出招商考察洽谈和以商招商的办法,着力引进一批高新高端、名企名牌项目。探索园区合作模式和扶贫车间优惠办法。提高竞争能力,吸引更多与我市主导扶贫产业相匹配的项目入驻。同时要着力解决土地资源稀少和土地指标制约问题,进一步创新,探索土地空间利用,调动一切资源、发动一切力量建设标准厂房“筑巢引凤”,抓招商、上项目。加快形成“谋划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发展态势。
 
(作者系百色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