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从大山里走来的“蘑菇达人”——记桂林市临桂区政协委员王健

2017-12-14 08:39:00  
【字体:

       他曾经是“知青”的一员,随上山下乡大军来到林场,在茫茫林海中,生物的多样性,各种形体各种颜色的不知名的菌类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年青人,从此便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着了魔一般,痴迷于食用菌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工作,追寻着食用菌梦想,一不留神就40多个春秋。
 

       他就是桂林市临桂区政协委员、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王健。
 

       1990年,王建去上海参加“全国食用菌高等专业证书班”进修,把所学的知识与原来10多年的工作经验相结合,大胆提出许多设想并付于实践,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应用液体发酵技术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菌种》《真空配套技术在食用菌系列产品加工的应用研究》《利用松、杉木屑栽培名优食用菌技术应用研究》《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桂林市食用菌周年高产栽培技术成果集成与应用》《葡萄架下周年间、套种食用菌示范研究》等20余项自治区、市科研项目,其中1项达国内领先水平、8项达国内先进水平,多次荣获自治区、桂林市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桂林“三高”农业实用技术手册》《广西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栽培新技术彩色图解》《杏鲍菇栽培新技术彩色图解》《金针菇栽培新技术彩色图解》《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百问百答》等6部科普书籍,申报专利62项。
 

       他利用自身的业务专长,经常在全市及广西区内巡回开展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到田间、菇棚现场检查指导,累计开展培训300多场次,受培训15000多人次,年接待技术咨询1600多人次,不少农民在他指导下通过种植菇类发家致富。
 

       他带领团队与桂林市临桂、全州、灵川、兴安、荔浦、永福等县区的科技、农业部门及协会共同研究实施,解决了长期制约双孢蘑菇生产的瓶颈问题,双孢蘑菇生产实现翻堆次数由过去的4~5次,减少到2次,培养料发酵时间缩短7~10天,出菇时间提早5~7天,产量增幅23.5%。建立标准化无公害栽培试验示范基地6个,栽培试验示范面积36万平方米,辐射带动栽培面积5万多平方米,新增产值超过25亿元。
 

       他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三次被破格晋升技术职称,获得“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先进个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个人”“2014年度中国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
 

       他不但是桂林市食用菌学科的带头人,还是广西知名的食用菌专家,广西食用菌协会理事,美国林肯大学荣誉管理博士,亚洲知识管理学院院士。尽管已是小有名气,如今他依旧边干边学,带着他的团队,凭借一腔热情和执着,在食用菌产业发展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前行。他说:“作为一名农技人员,最开心的事,就是农民朋友在生产上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江 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