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时政动态 > 正文

时政动态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2018-03-14 08:52:00  来源:广西日报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补齐民生短板,增进群众福祉
 
  群山环抱的坳地,49栋两层半高的联排天地楼错落有致,镶嵌着灰色琉璃瓦的屋顶与黄褐色的外墙交相辉映,水泥路延伸于绿树、草地、花园之间,俨然一个欧式别墅小区——这就是新落成的南丹县八圩瑶寨安置点。
 
  3月11日一早,已迁居安置点的蓝永先穿上白裤瑶节日盛装,打开新家的大门,与家人一起准备迎接前来家里做客的亲友。
 
  看着朝阳映照下的楼房,这位瑶族汉子不禁感慨万分:“住上这样的洋房,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
 
  蓝永先原来居住在南丹县八圩瑶族乡沙塘村,该村距离八圩街近10公里,村民均为白裤瑶。“由于路不通,村民从村里走到街上要两个多小时。”蓝永先说,村里耕地少,石漠化严重,人均不到4分旱地,村民种地一年到头不够吃,住的全是破旧的泥土房。由于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当地政府将村里40户全部列入搬迁对象,目前已有33户搬入八圩瑶寨安置点新房。
 
  事实上,八圩瑶寨安置点是南丹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移民安置点之一,共搬迁安置229户1392人。安置点的建设,让身处大石山区的瑶族群众彻底告别恶劣的生存条件。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八圩瑶寨的转变,是广西推进民生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统计显示,过去5年,广西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由2012年的76.1%提升到2017年的81.3%,投入3176.1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投入860多亿元脱贫攻坚,使民生福祉显著增进,实现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9万,年均减贫120多万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关礼代表看来,这些年广西民生领域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城市功能不完备、农村贫困程度深、公共服务领域欠账多,仍属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依然任重道远,民生领域的投入仍需加大。
 
  为此,关礼建议中央进一步加大对广西转移支付的力度,帮助广西缩小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财力差距,使之有较为充足的财力投入民生。“尤其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的重大公益民生项目后续筹资压力大,迫切需要中央给予新增债券额度1100亿元以上。”关礼说。
 
  “在推进民生建设过程中,应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群众福祉。”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代表认为,应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切实把到村到户帮扶举措落到实处,坚决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织牢社会保障网
 
  惠民社保,解了李民军一家的燃眉之急。
 
  56岁的李民军家住钦州市新兴街。去年,他检查出患了肝肿瘤,入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做了肝部分切除手术。“在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有票据的花费就达16万多元。”李民军说,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使他这本不富裕的家庭渡过了难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两项险种,一共为我报销了15.04万元,实际支出的医疗费只有9000多元。”
 
  过去5年,广西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教育振兴“双千计划”全面完成,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排全国第三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呈双位数增长;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步全覆盖;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加强,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3万人和361万人次,改造棚户区和建设保障性住房89.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90.5万户,解决500多万城乡群众住房难问题和1779.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应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刘宏武代表说,今年广西将筹措资金574.5亿元,继续实施社保、健康、教育、水利、安居等十大类惠民项目。
 
  “改善和保障民生,一定要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为群众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自治区副主席、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主委李彬委员建议,要继续着力提升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水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基础抓生态,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过去5年,广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高铁建成运营1751公里,贯通区内12个设区市,通达全国16个省会城市,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89%的县通高速公路,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99.8%,机场客运航线达298条……
 
  “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广西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河池市市长唐云舒委员认为,广西要加快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他建议,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陈建军代表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遵循,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改善民生,就要保护生态环境。”
 
  这些年,广西努力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3%,城市空气优良率达90%左右,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90%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0%,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
 
  “保障和改善民生,应进一步加强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让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八桂大地释放出更多民生红利。”刘宏武代表说。□张冠年 乔晓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