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

改革开放的成功之道: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018-12-13 17:58:35  
【字体:

  改革开放40年给党和国家带来了震古烁今的伟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为什么改革开放能成功?原因很多,但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对改革开放成功至关重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改革开放成功具有统领意义和关键作用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40年始终坚持人民利益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历史前进的真正力量。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人民的活动、人民的历史,改革开放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和发展的实践活动。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人民利益取向,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开放因人民利益而起步。1978年10月,安徽小岗村18户村民秘密分地单干,通过“悄悄”解决土地经营问题,实现和保障了吃饱穿暖的基本利益,我国改革开放也率先在小岗村的大胆尝试中起步。在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推广,农民群众的吃穿等基本利益逐渐得到根本保证。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围绕企业扩权、试行经济责任制而展开,在“盈亏包干”办法的激励下,广大城市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了企业和职工的增产增收。党中央及时总结来自基层和人民的实践探索,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能否坚持人民利益取向作为评判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为改革开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改革开放因人民利益而深入。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经济特区的兴办,最初起因于宝安、珠海两地干部群众要求调整“左”的政策,利用当地优势加快自身发展的民情呼声。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之所以称为“异军突起”,既因为乡镇企业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也因为它是在坚持人民利益取向的基础上由人民创造的,是人民的发明和“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将这一要求反映至以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改革开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核心和本质就是坚持人民利益取向,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因人民利益而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深水险滩、难啃骨头、爬坡过坎,在坚定勇气信心、保持政治定力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和全过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带给人民更多获得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宣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新的主要矛盾。这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人民利益取向的着力点和新目标。
 
  改革开放40年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顺应历史前进的逻辑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
 
  改革开放初期站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步之初的改革开放,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冲破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邓小平提出的“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著名论断,是对改革开放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体现和完美诠释。而“南方谈话”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深入实践,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提炼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深入期站在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历史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才能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夯实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基。在科学总结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党提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理念,要求改革开放等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尤其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注重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全面深化改革期站在新时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为了深入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指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卓有成效。
 
  改革开放40年始终坚持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
 
  社会主义改革须以社会稳定为前提。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稳定压倒一切”思想,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但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和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也可能趁机而入。我们党深刻总结实践经验,把稳定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逐步形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在“稳定压倒一切”思想的保驾护航下,改革开放实现了平稳起步和逐渐深入,经受住了国内政治风波和国际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顺利进入了下一个历史时期。
 
  “三度”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共识,也是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江泽民同志形象地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比喻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才能全局皆活,而一着不慎,其他两着受挫,则可能满盘皆输。胡锦涛同志把改革发展稳定确认为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意义的三个大问题,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央领导均强调“三度”统一,即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为改革攻坚赢得主动。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的是难啃的骨头,触及的是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改革阻力之大,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保持社会稳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显得更加重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民的活动,对历史负责最终归结为对人民负责。因此,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平衡点就是对人民负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改革攻坚和全面深化改革掌握主动权的必然要求。  ■ 谢石生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