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督察

自治区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职责严管厚爱干部纪实

2018-10-09 17:54:25  
【字体:

监督“长牙齿”  反腐“治未病”
 ——自治区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职责严管厚爱干部纪实
 
 
  知错知止,悬崖勒马。今年1—8月,全区有1496名违纪违法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问题。
 
   这就是监督长出的“牙齿”!充分彰显出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这一首要职责的威慑力,取得最优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
 
   “上工治未病”。进入新时代,自治区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在发现问题上下真功夫,在处置问题上精准发力,在“后半篇文章”上做好做实,让监督真正长出“牙齿”来,实现反腐“治未病”,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防微杜渐  谈话函询“实”字当先
 
   “柳州市某单位报销私家车洗车费。”今年初,自治区纪委收到问题线索。自治区纪委立即函询,但涉事部门函复:“不存在问题。”
 
  “咬”住问题不放。办案人员赶到柳州调取洗车场记录,比对公务车号牌,筛查出两部私车洗车费公款报销。办案人员还查实该部门三辆公车违规登记在企业名下。
 
   连这些“小事”都较真,着实让人感受到监督抓早抓小的力度。自治区纪委责成涉事单位领导深刻检讨,压实整治“微腐败”主体责任。自治区监委给柳州市政府下达监察建议书。柳州市全面整改,公车规范管理蔚然成风。
 
   “一函了之”、“一问了之”,监督就不了了之。自治区纪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徐波深有感触:“基础调查做深做实,才能让被谈话函询对象丢掉幻想,老老实实说明问题。”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自治区纪委全面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四位一体”监督格局,扩大函询提醒、核实谈话、诫勉谈话范围,对有违纪苗头或存在“微腐败”的党员干部,及时提醒教育,使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但少数违纪党员干部心存侥幸。前不久,自治区纪委接到问题线索,反映某高校校长没有付款就向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购买”一部轿车。接到自治区纪委函询后,该校长找到公司补写收款收条,然后函复否认违纪。
 
   办案人员反复研究函复,从侧面调查中发现新疑点,研判对方未如实回复,随即对他进行谈话。该校长看到办案人员出示的部分证据,赶紧交代问题。因违反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他受到严肃处理。
 
   “做深做实谈话函询制度化,提升监督实效。”自治区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说。自治区纪委出台《机关对反映区管干部问题线索进行谈话函询的实施办法》等制度,特别要求对谈话记录和被谈话函询对象回复的书面说明要及时认真核实,科学构建发现问题机制。
 扎实的监督工作,促使不少违纪党员干部如实交代问题。今年3月,自治区纪委对厅级干部李某进行谈话。此前李某回复函询,把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等问题交代清楚。自治区纪委严格查证,采信函复并及时作谈话提醒。
 
   “希望你放下包袱,努力做好工作。”自治区纪委领导语重心长。面对有力度、有温度的谈话,李某真诚表示今后一定引以为戒,不辜负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聚焦“认真核实”,监督紧盯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通过及时谈话提醒、函询约谈,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对如实说明问题,且所反映问题不实的予以采信并了结,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推动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形成震慑  处置问题“硬”字着力
 
   只发现不处置,开展监督就是做无用功。纪委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监委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为监督这个首要职责催生出更锋利的“牙齿”。
 
   极少数不收敛不收手严重违纪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党员干部,对纪委监委履行第一职责置若罔闻、不为所动——
 
  上林县委原书记韦志鹏,面对自治区纪委约谈函询,三番五次欺骗组织,企图瞒天过海;
 
   灵山县委原书记莫东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收受礼金,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函询时还不如实说明问题;
 
   那坡县原县长汤梓军,在自治区党委分片区约谈县区党政正职后,仍多次收受财物。汤某被审查后,还假惺惺给自治区纪委领导写信说“约谈早一些、猛烈一些就好了”……
 
  这些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躲不过执纪问责、调查处置的“铁拳”,最终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
 
   “发现问题是震慑,处置问题更是震慑!”自治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雷永达说。
 
   百色市人大原副主任韦瑞灵被严查,就是典型案例。今年7月,自治区纪委监委发布信息,经自治区党委批准,百色市人大副主任韦瑞灵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自治区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群众举报韦瑞灵存在违纪问题,组织曾对其谈话函询,但他拒不如实说明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启动初核程序,查明他存在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销毁转移证据对抗组织审查等问题。
 
   问题处置,精准发力。今年5月,自治区纪委监委果断采取留置措施,对他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查处一案,警醒一片,震慑一方。今年1—8月,全区立案查处厅级干部27件,处级干部439件。自治区纪委监委精准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执纪问责、调查处置,推动监督释放刚性力量。
 
   警示教育  通报曝光严“字”托底
 
   今年1月,河池市召开市委常委班子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在对照检查个人问题环节,一名常委对被自治区纪委函询的问题轻描淡写,一句带过。
 
   “为什么会出现函询,函询内容是什么,函询结果怎样?”出席会议的自治区纪委领导指出,“你必须严肃对待,把问题讲透,接受同志们监督。”
 
  这名常委如实把问题摆上台面。常委们真刀真枪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开出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党内监督条例规定,领导干部要把群众反映、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接受组织监督。自治区纪委监委抓落实、重执行,加大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的分量让监督长“牙齿”。
 
   今年初,自治区纪委严肃查处大新县原县长玉明金利用职权便利为他人谋利、挪用公款从事营利性活动等严重违纪问题。按要求,该县6月29日召开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一些人碍于情面,对问题蜻蜓点水:“深入群众嘘寒问暖不够”“担当方面要加强”……
 
  “暂停!”受指派参会的自治区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黄红洋要求聚焦案件、剖析问题、把自己摆进去。参会人员立即改正,动真碰硬揭短亮丑——
 
  “你交往的人较杂,要净化社交圈”;
 
   “你一些决策违反程序规定,让基层无所适从”;
 
   ……
 
  纪委有效监督,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案明纪,效果立竿见影。
 
   曝光警示,监督“牙齿”更犀利。今年初,桂林市临桂区干部刘某违纪被查处,他恳请:“处分我接受,能不能不曝光?”
 
  “不行!必须严格执行规定,不能随意做加法减法。”临桂区纪委监委回应。今年3月,临桂区发布刘某在危改工作中收受好处费被开除党籍的通报。
 
   自治区纪委监委规定,对严重违纪涉嫌犯罪接受组织审查的,向社会公开发布查处情况;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件一律曝光。1—8月,全区党纪政务处分11532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975批次2440 起。
 
   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治未“病”。1—8月,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人员26287人次,其中第一形态14611人次,第二形态10136人次,第三形态975人次,第四形态565人次,体现了对党员干部从严管理、从严要求,防止小错误变成大错,构建起有效的监督执纪体系。 (贝为超  李明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