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广西政协动态 > 正文

广西政协动态

上半年经济形势时评:期待高增长下的高就业

2006-07-18 00:00:00  
【字体:

  今年上半年就业与再就业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全年任务900万人的六成以上,与去年情况大致相同。

  不过,这个“平稳”并不让人们特别满意。因为GDP预计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一路凯歌高奏,为什么高增长没有带来大家期待的高就业呢?

  就业说到底要靠经济增长。应当说,虽然目前就业状况并不十分乐观,但这一成绩也来之不易,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经济的高增长。2004年我国GDP增速达到9.5%,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相应的,在此之前就业形势要更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曾连续几个季度以0.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在此之后,就业则开始保持稳定,不论是新增就业人数、还是再就业人数,都呈小幅攀升状态。换言之,倘若经济不是这样保持高增长,就业的状况或许更糟糕。

  不过,经济高增长相应并没有带来高就业,就业弹性偏低也是事实,在现阶段如何提高就业弹性,值得关注。

  就业弹性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上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到90年代只能增加80万个岗位。一般来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使就业弹性从长期看必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就业弹性是可调节的,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如果中小企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经济所占比例较大,资本比例较低,就业弹性就较高。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又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大幅调整的时期,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技术和资本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产业创造的岗位越来越少。伴随着这一过程,就业弹性下降成为趋势。

  国家为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并收到良好效果。但不可否认,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无疑要特别注意实行更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增强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政府也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员增效是企业的内在要求,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通常会创造新的岗位,但企业也有可能为了提高竞争力,即使在效益增长时还减少劳动力,这都无可厚非。政府则不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对一些具体经济行为不宜管得太多,而主要在于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就业环境恰恰是最需要完善的。各级政府应把就业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不论是招商引资还是结构调整,甚至在日常的城市管理中,都要把吸纳就业考虑进去,统筹兼顾,在谋求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让就业的增速也“快”起来。

    《人民日报》 (2006-07-18 第0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