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广西政协动态 > 正文

广西政协动态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七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2019-06-13 10:16:00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解放思想凝共识 助推写好“东融”大文章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七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着力破解融资瓶颈 全力服务“东融”发展战略

 

自治区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彭正江

 

  目前我区在建设“东融”立体交通体系和产业承载平台上存在资金缺口和融资瓶颈,部分企业面临融资困扰。为破解融资瓶颈,加快“东融”步伐,借助桂粤经济“势能差”,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联动,破解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融资瓶颈。加大政府交通投资基金投入,解决项目资本金缺口,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我区对接大湾区的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配套物流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银行合理灵活把握授信条件,解决项目正式全面开工前的资金需求。发挥区内外银行整体资金优势,解决项目建设大额长期贷款需求。

 

  二、加强优势企业与金融企业联动,破解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瓶颈。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吸引相关央企、区直重点企业、区内外产业龙头企业参与重点园区建设,通过提供土地、税收、补贴、使用者付费等优惠政策,争取优势企业通过PPP等方式投资重点园区基础设施,解决重点园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三、加强集团总部开户银行与子公司开户银行联动,破解新设立公司融资瓶颈。区内银行联合集团总部开户银行发放异地银团贷款,共同解决入桂新设公司银行授信额度不足问题,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四、加强担保公司与贷款银行联动,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瓶颈。深化政银担三方合作,扩大“4321”担保模式运用领域,增加银担互动贷款供给,满足轻资产企业融资需求。

 

  五、加强企业和银行联动,破解贷款期限错配融资瓶颈。银行机构创新融资产品,合理满足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企业加强投融资管理,平衡好投融资规模和结构,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抓住转型升级契机 加快构建广西智能产业聚群生态

 

自治区政协常委,深圳三诺集团、广西三诺电子有限公司、广西三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志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大湾区要辐射至包括广西在内的周边地区。拥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的广西,理当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期,在技术研发、产业生态、企业融资、人才聚集、跨境产业园建设等方面,以更大雄心实现更大作为。为此,特提出以“产研、产融、产链、产城”四位一体构建大湾区智能产业聚群生态的建议。

 

  一、产研结合上,建设智能产业创新平台和创新力实现基地。一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在基础研究和核心原创技术上,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搭建智能产业专业化创新平台,帮助新技术研发实现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结合广西现状,对实行开放式创新应更重视,链接顶级产学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围绕新硬件应用场景,打造集创意设计、创新加速、工程测试等于一体的创新力实现基地,让创新力接驳产业力,形成商业力和产业链规模。

 

  二、产融结合上,建立金融为产业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议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管齐下,真正实现金融为产业服务的本质。

 

  三、产链融合上,培育本土创新型智能终端整机智造平台。建议广西将本土具有差异化创新能力的整机制造龙头企业,培育成创新型智能终端整机智造平台,以此为龙头,带动上下游关键技术、元器件及芯片等配套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和示范效应。其中,应该特别重视智慧教育产业链的培育。

 

  四、产城融合上,打造中国-东盟跨境两广产业园。建议政府牵头,推进区属国有企业与现有龙头企业联合深商群体,在中越边境全面打造中国-东盟跨境两广或深商产业园。同时加强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的有机衔接,链接大湾区的产业链资源,形成全新的产业协同生态。

 

  充分发挥现有合作机制作用

  更加有效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潘巍

 

  全面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制度机制层面加强与大湾区衔接,进一步破除我区与大湾区的政策壁垒。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好现有合作机制作用。目前,广西与粤港澳地区拥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桂扶贫协作、广东广西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联席会议、西江经济带城市共同体、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联系会议等多个合作机制,以及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跨区域合作平台。要充分发挥这些机制平台作用,用足用活相关政策,吸引更多大湾区企业到广西投资兴业,打造大湾区与泛珠三角区域深度合作的示范区。特别是要充分利用CEPA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吸引港澳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建设港澳与内地深度合作的平台。充实、完善已建立的桂港、桂澳合作机制。

 

  二、积极搭建新的合作机制。一是建立面向东盟的产业对接新机制。二是搭建金融、航运、人才等多领域合作新机制。完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和合作交流机制。创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体制机制,争取将符合广西实际的港澳优惠政策在试验区延伸。建立健全珠江-西江航运发展高层协调建设机制,打造连接粤港澳西江水上高速通道。积极推动北部湾港与香港、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港口群建立港口联盟,加快把北部湾港打造成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立推广与大湾区人才市场相衔接的人才管理机制,积极引进大湾区高端科技和高精尖人才。

 

  三、加强战略发展规划衔接。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关专业规划衔接,聚焦互联互通、产业协同、生态合作、政策衔接、人才交流等关键领域,加快建立有效对接机制,打造大湾区向西南辐射拓展的关键通道、大湾区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关键节点。

 

  坚持“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形成“美美与共”

 

自治区政协常委、桂林市政协主席 粟增林

 

  粤桂黔旅游资源各有其美,差异性大,互补性强,具备共同打造黄金旅游圈的天然条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为打造粤桂黔黄金旅游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粤桂黔三省区旅游联席会议制度。从政府职能层面统筹协调打造黄金旅游圈诸多事宜,以顶层设计发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政府层面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旅游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穿针引线”作用,搭建起协会与协会、协会与企业、协会与政府多维度的交流合作桥梁。

 

  二、提早规划、超前部署,积极找准粤桂黔旅游资源在差异化上的对接点。共同开拓东盟市场,加强旅游合作是广西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对外开放的共同方向。

 

  三、重视旅游网络平台建设,加强线上线下营销。建立粤桂黔黄金旅游圈网,广泛运用新媒体传播黄金旅游圈各类相关信息,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用手机掌握和了解粤桂黔三省区旅游最新动态及优惠促销活动。同时加强粤桂黔三地区域媒体与知名媒体网站的精准网络营销。实现“一机在手,游遍三地”。

 

  四、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加强宣传推介力度。站在粤桂黔黄金旅游圈的高度,加大对粤桂黔三省区优质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增强粤桂黔三省区旅游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美誉度。研究出台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三省区游客互相观光旅游,在三省区内率先营造粤桂黔黄金旅游圈的浓厚氛围。同时,要大力创新宣传推介的形式和途径,注重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下足功夫,叫响“粤桂黔黄金旅游圈”品牌。

 

  五、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粤桂黔旅游业的美誉度。首先要加强旅游市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其次是持续整治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同时还要大力倡导行业自律和文明旅游。

 

  发挥区域资源政策叠加优势

  跻身大湾区优质合伙人

 

自治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广西区委主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兼)、自治区海洋局局长 蒋和生

 

  广西依凭与大湾区陆海相连,贯联东西,连接南北,文化同宗,风俗相近,资源互依,产业互补,可以发挥区域资源政策叠加优势,跻身大湾区优质合伙人。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湾区经济发展意识,加强规划衔接引领,积极谋划建设副湾区。积极谋划建设“向海经济北部湾试验区”,建设具有强大产业支撑能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副湾区。

 

  二、坚定融入大湾区发展目标,健全融入载体平台,建设湾区优先拓展区。主动学习大湾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理念,复制推广大湾区成功的改革开发试点经验。按照湾区标准或国际惯例,实施“同事同标准”,推动政策趋同化和服务标准一致化,将广西建设成为大湾区率先融合发展辐射区和优质优先拓展区。

 

  三、明确融入湾区发展重点,健全融入工作机制,打造湾区高品质腹地区。积极参与大湾区科技创新、互联互通、现代产业体系、生态文明、优质生活圈、“一带一路”建设、港澳合作等重点领域共同体建设,打造湾区高品质腹地区。

 

  四、关注区域开放格局变化,创新转变融入思维,谋划打造深化开放升级版。一是伴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打造,进一步加强与云南、广东沿边、沿海、公路、港口便捷互联互通,进而提升大西南出海通道建设枢纽性和多功能性。二是伴随着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入实施和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批复实施,突出加强与香港、澳门两地深化合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合作模式,依凭优势领域争当港澳与内地区域合作替代者。三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建设,积极独立或联合大湾区申请“中国-东南亚命运共同体先行示范区”建设,在融入大湾区的过程中提升自我,通过更高水平深化开放合作服务国家的开放战略。

 

  做强“菜篮子”基地 精准服务大湾区

 

自治区政协常委、民建贺州市委主委、贺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罗扬生

 

  广西是个农业大省区,农业在“东融”战略中可以有大作为,也必须有新作为。为做深“菜篮子”工程,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助推广西农业新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确立一个质量安全标准,实现“一个标准供大湾区”。以供港澳农产品标准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一是制定供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推进绿色、富硒食品及有机食品认证,确立“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二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高水平打造供大湾区绿色“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实现一个标准供大湾区。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实现“一天直供大湾区”。强化政府主导,突出市场主体,着力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同时要扶植引导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高效物流加工配送、绿色优质品牌的现代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加强供大湾区“菜篮子”流通统筹协调,在南宁、北部湾、玉林和贺州建设“一站式”服务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性“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实现“一天直供大湾区”。

 

  三、打造“菜篮子”高端品牌,实现“一个品牌供大湾区”。一是依托完善的供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规范生产和加工过程用标准的“卡尺”生产和加工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确保供大湾区“菜篮子”的“含金量”,打造供大湾区“菜篮子”高端桂系品牌。二是做强品牌农业,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健全品牌发展机制,鼓励引导企业注册品牌商标,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培育并加强供大湾区“菜篮子”品牌保护和推广,打造全国知名的供大湾区“广西好嘢”“菜篮子”桂系品牌,实现“一个品牌供大湾区”,提高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激发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活力

  实现与粤港澳关联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协同发展

 

自治区政协常委、梧州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梧州市委主委、梧州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兼) 韦宁

 

  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就如何激发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活力,实现与粤港澳关联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协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发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产业竞争优势,实施以“点”带“面”的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发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产品这些“基点”,培育一系列龙头企业,并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真正做到以“点”带“面”发展。

 

  二、发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现有优势,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产业园模式,打造产业转移的大平台。建议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设立“梧深合作特别试验区”。充分利用深圳市财力雄厚、管理经验先进、企业资源丰富,弥补深圳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高、环境约束强的劣势。抢抓机遇,实现梧州市和深圳市互补互利发展。树立两广合作新典范,实现合作领域新突破,培育成为珠江-西江流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加大对试验区先行先试支持力度,不断激发试验区发展活力。一是争取国家支持广东、广西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广东、广西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实施联席会议制度等省际会商机制,出台《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产业、基础设施、资金支持、人才创新等配套政策,支持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二是支持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鼓励引导大湾区投融资平台参与试验区开发建设,探索建设“飞地经济”合作区。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支持力度,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将广东自贸区的政策延伸至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在引进境外金融、税收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