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广西政协动态 > 正文

广西政协动态

广西米粉“大而不强”尴尬亟待破局

2017-04-27 00:00:00 作者:黄富强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核心阅读】近年来,在大众消费的推动下,广西米粉行业快速发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凸显。然而,由于长期存在经营理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技术设备陈旧等问题,使得广西的米粉行业适应现代市场发展能力相对较弱,整个产业链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如何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大而不强”的困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广西打造千亿元米粉产业绕不开的一大课题。

    行情:小小米粉撑起大产业

    作为八桂的传统主食,米粉是广西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米粉总是作为“主角”奔跑在人们的舌尖上。同时,作为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美食,米粉也是广西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广西米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一直深受社会大众喜爱。从米粉制作花样来看,圆的、扁的、卷的、汤的、炒的、捞的,制作花样百出;从米粉品种来看,广西米粉品种分布比较广泛,有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钦州猪脚粉、玉林牛巴粉等30多种,尤其以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和桂林米粉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从形成时间上看,广西还具有多家上百年历史的米粉企业,如南宁水街远红传统手榨米粉店、柳州市华亨粉业食品公司、桂平市罗秀敬贤庄米粉厂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众消费的推动下,广西米粉产业快速发展,部分品牌米粉企业在连锁经营、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进一步提升了广西米粉品牌价值。比如,柳州市依托螺蛳粉进京项目的实施,袋装螺蛳粉市场快速兴起,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长沙、武汉、成都等大中城市及柳州本土有近5000家门店,行业年营业额超过了100亿元,并带动相关配料生产产业发展。同时,借助《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和互联网营销模式,电商销售袋装螺蛳粉每天超过4万袋,“一碗小米粉,做出了百亿产业大文章”,被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范例。在柳州袋装螺蛳粉走俏的带动下,目前全区几乎所有米粉大品牌都在开发预包装米粉产品,业内人士预计,仅通过电商网上销售,未来两年内广西袋装米粉就能够突破百亿元大关。

    来自自治区商务厅2016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区拥有超过5万家米粉店,按米粉店每家每天能卖出500碗米粉、一碗以平均8元钱计算,仅一天的营业额保守估计有2亿元,由此计算,一年的销售收入达到730多亿元;若按米粉店每家工作人员平均10人计算,米粉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

    “这一系列巨大的数字背后,展现的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李伏生坦言,广西米粉产业在我区食品加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尴尬:米粉产业“大而不强”

    近年来,尽管广西米粉产业发展取得了不少喜人成效,然而,由于长期存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不强、技术设备陈旧、经营理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使得广西米粉产业适应现代市场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一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

    “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产业层次较低”是制约广西米粉产业化进程的一大难题。目前,广西区内从事米粉产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大多数是小微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安全和服务缺乏保障。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就广西米粉产业发展问题开展调研时发现,现有米粉制作原料标准化程度低、产业链短,难以带动相关配料生产产业;而且,龙头企业偏少,规模以上企业仅20多家,加上品牌意识不足,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此外,技术落后,创新乏力,往往依赖人工为主、设备为辅,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求。

    以桂林米粉的产业化发展为例,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背景的特色美食,美国CNN在2015年评出的14道最令中国人魂牵梦绕的“思乡菜”中,桂林米粉位列第四。除了广西,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大城市,桂林米粉也遍地开花,甚至在美国纽约、澳大利亚悉尼等国外城市也备受热捧。然而,桂林米粉的产业化发展却始终步履维艰。究其原因,一方面,行业的准入门槛低,对资金、技术、管理和服务的要求都不高,而且社会化组织程度低,不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经营者缺乏做大做强的动力,经营理念比较落后,规模小实力弱,加上技能培训相对滞后,米粉店各自为政,以“害怕卤水秘方外泄坏了自家生意”为由,少有交流,且烹饪技术缺乏标准化、主观随意性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桂林米粉的产业化进程一直相对缓慢。

    “加快米粉产业化进程,助推食品加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对于广西打造千亿元米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1月召开的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经济界委员在小组讨论中直言,广西米粉产业发展涉及就业、税收、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应把米粉产业作为重要的富民产业来抓,积极寻求突破米粉产业“大而不强”尴尬局面的“良方”,实现跨越式发展。

    呼吁:加快产业化“刻不容缓”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加快米粉产业发展是广西调结构、促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广西米粉加快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以委员会的名义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加快我区米粉产业化进程,助推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为食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力”。

    “发展广西米粉,政府应有所为。”提案建议,在自治区层面成立广西米粉产业发展协调小组,尽快制定广西米粉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研究出台奖励性扶持政策,设立米粉产业引导子基金。与此同时,鼓励地方根据本地米粉产业特点先行先试,学习借鉴“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重庆火锅”成功经验,加速广西米粉产业化进程。此外,进一步落实降成本各项措施,转移一些行政职能给米粉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标准制定、贸易促进、行业准入等方面的作用。

    “广西米粉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整合资源,推动企业抱团发展。”提案提出,加强行业整合特别是零售终端的全面整合,推动零售终端、加工企业、物流配送的强强联合,鼓励米粉行业连锁经营,创立统一品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装修、统一服装、统一配送,改变当前米粉“五花八门、各成一派”的零散局面,实现标准化生产、运作和经营。同时,引导和鼓励大型企业投资米粉行业,参与米粉店和产业园建设与运营,优先支持一批品牌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米粉加工及配送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产业体系,提升米粉加工技术水平,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有效平台和营销方式,引导适应市场新变化,针对性开发更多米粉产品;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在东盟经济开发区打造全国最大的米粉生产基地,并围绕米粉及主要配料加工业拓展产业链,努力实现从田间地头的种植养殖到餐桌、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覆盖,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

    “广西米粉要实现‘大而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案呼吁,应重视营销,不断深化与淘宝、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的合作,充分挖掘广西米粉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广西米粉超级IP,通过微信、微博、网红、大V等新媒体新业态,形成更大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同时,积极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将广西米粉推销到港澳台、东盟各国,乃至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