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全国政协动态 > 正文

全国政协动态

共同谱写脱贫攻坚的辉煌篇章

2017-09-04 12:01: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共同谱写脱贫攻坚的辉煌篇章
———全国政协“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综述之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作为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

 

    人民政协责无旁贷。

 

    继去年召开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为主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后,今年全国政协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精准扶贫上,主题为“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围绕这一议题,从8月28日至8月30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的常委和委员们认真履行职能,在专题分组讨论时、在书面发言中、在口头发言里,充分建言献策,为谱写脱贫攻坚的新篇章贡献真知灼见。

 

    脱贫,需要内因和外因共同发挥作用。外因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提供,需要党委、政府承担起保障和兜底的责任。会议期间,针对这一专题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

 

    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被社会大众广泛熟悉的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恰恰是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

 

    “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县级财政无力承担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贴不足部分的兜底责任。”来自广西的钱学明委员建议,国家提高对贫困地区建设项目的补贴标准,不足部分有各省级政府兜底。“只有这样,贫困地区的基建才有可能有质的飞跃,为脱贫奠定良好基础”。

 

    田岚常委对此建议表示赞同,作为来自贫困地区湖南湘西的他,还以亲身经历进一步建议,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各级规划的衔接。“规划也要精准,不能打乱仗。”他说。

 

    胡国珍常委来自贵州黔东南州,作为副州长的她,工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流程非常熟悉。她建议,要集成整合“村村通”工程,在实施贫困村道路工程的同时,加快宽带信息网络、水网、电网的建设。

 

    农村缺乏专业人才,贫困地区尤甚,很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后期维护都面临重重困难。陈德铭常委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专业机构或个人到贫困地区从事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维护等工作。

 

    农村的环境和水质问题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与贫困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会上,很多常委和委员对此也提出建议:应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垃圾污水处理力度,加强水质监测管理和投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好了,还要引导群众利用好。”吴江常委多次参加全国政协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调研,对此感同身受。他建议把“三下乡”的重点放到贫困地区,培训农村文化人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扶贫先扶智,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2015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而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

 

    “教育基础薄弱,合理布局教育资源难度较大,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农村教师缺乏。”李卫红委员在专题分组讨论会上,发言伊始就点出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她建议,要在夯实基础上用真功,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要在拓展空间上聚合力,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加快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如何做到全覆盖?杨维刚常委建议: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二要优化城乡学校布局,促进均衡发展,优化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三是职业教育要做到产教融合,培养订单式人才;四是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教育扶贫的渠道。

 

    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当中的作用,被常委、委员们屡次提及。郭振家常委就提出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他建议要强化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资助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他尤其强调要重视创新创业和实践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精准就业。在他看来,这对于贫困家庭脱贫至为重要。

 

    乡村教师短缺是这两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刘长铭常委在全国两会期间就为此多次呼吁。这次常委会议上,他继续呼吁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引导社会爱心人士从“捐设备”到“引师资”转变。康耀红常委则建议,不仅要提高待遇,还要通过制度性安排,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提高乡村教师的业务水平,让他们能够自信、自豪地教书育人。

 

    农村留守儿童多,但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为此,葛剑雄常委呼吁政府要充分重视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缩小同社会的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杨文委员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完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健全贫困地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增加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编制数量,提高工作补贴标准,完善培训体系;鼓励高校与贫困地区合作开展幼师换岗脱产培训。

 

    实施健康扶贫,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这次常委会议前,全国政协围绕会议主题组织开展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因病因残致贫返贫成为稳定脱贫的新难点。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场,健康扶贫的成效直接影响其成败。

 

    “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医疗服务保障能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口的医保水平偏低、精准健康资金保障政策有待优化;医保救助管理体制分割、统筹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健康扶贫的成效;深度贫困地区生活环境差、健康素养低、患病风险高……”何维常委经过调研,发现贫困地区医疗服务存在很多难题。为此,他建议,加强贫困地区医院专科建设和乡镇卫生院设施建设,推动县乡村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组织专家团队按病种进行大病分类救治,组建大病救治和慢病管理医疗服务团队,服务与培训同步推进,确保现在治好贫困人口大病,长远慢病可防可控。调整优化贫困人口医保救助政策,兜底保障因病因残致贫返贫人群。充分发挥多层医保、救助、兜底保障的综合政策效应,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偿后,医疗费用仍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补助,力争实现住院费用报销90%、门诊报销80%,使其免于因病因残致贫返贫。

 

    贫困人口罹患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比例普遍高于其他人群,推行慢性病救治保障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池慧委员发现,一些地方的健康保障政策重治疗轻预防、重需方轻供方,较少关注因病致贫的根源。为此,她建议从医、患、保三方综合考虑:在“医”上要深化签约服务内容,着力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患”上要细化慢性病贫困人口分类,提供精准保障;“保”上要拓展可报销范围和途径,加强多层次医学保障制度衔接,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疾病经济负担。

 

    张勉之委员建议,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提高贫困地区的健康保障水平,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慢病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具体来说,他建议在贫困地区开展中医慢病管理,在乡镇和社区卫生组织建立中医综合服务科室;构建市、县、镇、村一体化的中医医联体,提升县乡村中医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开展产业扶贫,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中药种养殖业。□梁春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