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政协动态

在彰显历史和创新履职中出彩 ——武宣县政协推进文史工作纪实

2018-01-16 14:56:00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武宣县政协从挖掘、保护和宣传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结合文史资料工作实际开展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丰富政协履职的内容,放大文史资料工作的社会功能,使文史工作从静态变成动态,“动”“静”结合,让新常态下的政协文史工作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成为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大推手”,较好地发挥了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史料编纂与履职活动融合
推进政协工作延伸
 
      武宣县政协秉持“开门开放办文史、面向社会办文史、创新思路办文史”的理念,一方面,充分吸纳集聚党史地志部门、文化博物单位、各级学校、历史文化研究团体和新闻媒体资源,建立社会化的思想库和工作班子;另一方面,依托乡镇统委建立健全“县乡联动、上下一体、协调推进”的文史工作机制,形成市、县、乡镇政协文史工作“拧成一股绳,共下一盘棋”格局。
      县政协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文史工作,年初研究当年文史资料征编方案,年终研究文史资料审定和出版工作,县政协主席担任文史资料编委会主任,为每年编辑出版一本《武宣文史》出谋划策。同时,县政协领导班子每年带队走出去加强与其它县(区)政协的协作,沟通联系,上下联动,共同推动文史资料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政协成立了武宣文史研究会和仙城文化研究会,建立全县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目录,围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宣传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等课题,组织委员深入厂矿、乡村调研,形成调研报告、集体提案提交县委、政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县政协文史工作平台的搭建推进了文史工作更系统、有序地进行,抢救和保护了一批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文史研究文献,形成了一批优秀文史资政成果,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文史工作队伍,强有力地梳理了武宣历史沿革,接通了文化断层,抢救了文化遗产,破解了历史谜团,挖掘了文化资源,提炼了文化符号,打造了具有武宣特色的地域文史品牌,形成了文史资料编纂与参政议政两相宜、调研考察发现和征集新史料的动静结合态势,促进了文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史海淘珠与文明礼德并行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武宣县在社会改革、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教文卫、商业工贸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非凡成就。为记录下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铭记那些在经济大潮中勇立潮头的弄潮儿,武宣县政协编辑出版了《委员风采》一书,收录了该县40位政协委员的履职先进事迹,真实具体、鲜活灵动地记录了历史,激励了更多的政协委员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武宣是全国革命老区县之一,有众多的红色革命遗址和风云人物。1926年,中共武宣县支部在东乡区成立,这是桂中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8年,中共武宣县委成立,这是广西成立最早的五个县委之一。近年来,县政协组织委员采写了《当代英雄,民族脊梁》《抗日的烽火燃烧在黔江两岸》《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等史料文章350多篇,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2011年11月,大型电视专题片《红色印迹》在武宣拍摄,再现了中共武宣县支部旧址、中共武宣县委旧址、东乡革命烈士陵园、红石滩战斗遗址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扩大了武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本报记者 李华毅 农 超  通讯员 韦 祯 廖青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