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 正文

委员风采

养老模式需要“适销对路”

2015-06-18 00:00:00 作者:钱学明 来源:广西政协网
【字体:

    经过长期跟踪、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养老服务业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养老床位不足,另一方面养老院入住率不高;

    一方面家庭养老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多数老人都不愿意离家去养老院;

    一方面养老行业非常缺乏医疗护理等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量医护人员宁愿转行也不愿意进入养老机构;

    一方面社会普遍认为养老服务是朝阳行业、潜力很大,另一方面又没有大机构、大财团进入这个行业。

    上述种种矛盾现象表明:目前养老服务没有做到“适销对路”,经营模式不能满足养老需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还不理想,对人才、资金等等吸引力还不够。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理清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几个关键问题:

    1.分清责任:党和政府提出“保障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但是养老服务是多层次的、差异化的,不同的阶段需求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更是千差万别。公办机构只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保障社会公平;差异化和高端的养老需求,必须培育民营机构来提供。

    2.认清文化:养儿防老、四代同堂、尊老爱幼、重视亲情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尽管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沉重,子女仍不便将父母送到养老院去,老人更不愿意离开家庭,远离熟悉的环境和亲友。

    3.理清需求:养老服务内容可分为家政、护理、医疗、精神慰籍等。对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是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医疗护理是基本的养老需求。

    因此,养老服务既要提供专业的家政、护理、医疗服务,又要来自家庭、亲友的亲情友情。“适销对路”的养老服务必须就近、方便,家政、护理、医疗无缝衔接。

    国务院提出要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我们理解,这个体系不是居家、社区、机构各自独立、自成一体,而是三者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机构作为龙头,它的分支机构进入住宅小区,服务送到家庭,不管老人是在家里、在社区、还是在养老院,都能享受到由机构提供的专业规范的家政、护理、医疗服务,真正体现机构的支撑作用。只有当专业化的机构能进入小区、服务送到家庭,“社区为依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居家为基础”才有足够的底气。

    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公办保基本,民办满足多样化需求。

    政府的责任不在于大包大揽,而是在保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管理好养老服务市场,确保民办养老机构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2.坚持医养融合,提供“一条龙”方便服务。

    医养融合,提供“一条龙”服务,才能最大限度方便快捷地满足养老的需求,既增强机构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又提高机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3.扶持行业龙头,发展连锁经营。

    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总部包括医院和养老配送中心,其服务网点可以遍布生活小区,实现规模化连锁经营,既拉近机构与家庭的距离,又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4.住宅小区配建养老用房,养老机构进驻小区。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住宅小区应当配建养老用房,方便养老机构进入,实现专业化养老服务进社区、进家庭。

    总之,通过建立适销对路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医养融合、专业机构进社区、专业服务进家庭,就近方便养老。

×